成立

2016

让木材生意更简单

布局

三大服务 六大系统

专注木材供应链服务

拥有

超2000+

全国优质木材商

资源

运用大数据资源整合

木材供求快速匹配

品牌视频

广东木头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木头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木材产业链综合服务的平台,平台汇集供求发布、行业资讯、线上交易等配套服务功能

进入视频中心
依托六大系统,聚合木材产业链资源
订货系统

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线上快速

便捷订货,解决木材商、代理商的备货问

题,极大地提升了木材交易效率

加工系统

通过数字化的加工系统,解决木材加工管

理问题,提高木材管理效率,降低劳动力

和能源成本

推广系统

整合多种营销渠道,汇集大量的推广人员,

利用线上平台和营销工具,解决木材货源

推广难的问题

竞价系统

支持多种竞价拍卖模式,实现供应商报价、比

价判断、结果审批等全流程电子化竞价流程,

快速完成交易,解决木材库存积压问题

交易系统

解决线下传统木材交易繁琐的问题,实现

木材贸易数字化,扩大市场范围,提高木

材市场运营效率

库存管理

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集中管理

木材库存,实现实时库存监控、成本节约、

流程自动化、仓储空间使用最大化

价格趋势
榄仁木(褐)
榄仁木(黄/红)
玫瑰桉
南美柚木(进口)
南美柚木(国内)
综合欢
唐木
冰糖果
剥皮桉

榄仁木(褐) 更新时间: 2023-09-15

3675

(仅供参考)

持平

涨跌幅

暂无数据
进入木材价格
行业资讯
赶在进口成本增长前,中国买家已大量购入加蓬木材?
  今年4月,加蓬财政部公布有关提高木材出口关税和港口费用的政策调整。尽管这一决策立即在加蓬木材行业掀起了波澜,并引发了诸多抗议之声,但加蓬政府似乎已下定决心,无意撤销这一政策。  对于加蓬的木材出口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提高的关税和港口费用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原本就面临国际市场低迷需求疲软的加蓬木材商们更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这也削减了加蓬在一众非洲木材出口国当中的竞争力。  而对于进口加蓬木材的中国木材商来说,这一政策调整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关税和费用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国内木材商的进口成本增长。他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加蓬木材,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经营压力。  其次,由于进口成本的增加,这些木材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会相应上升,这可能会导致国内市场上非洲木材的价格波动,甚至引发供应紧张的情况。  然而,赶在加蓬木材出口关税和港口费用实施前,中国木材商似乎加大了从加蓬购入木材。  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4月,中国到岸的加蓬木材总量显著增长,达到了85%的增幅,总量攀升至27万立方米,这一数字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时,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贸易额也同步增长,同比增长率高达75.6%,达到了9960万美元。  总体而言,加蓬木材出口关税的上调给中国木材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加蓬木材到岸月份分布来看,今年四个月内的进口量呈现出逐月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4月,进口量更是直接增长了1.5倍。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加蓬木材价格高涨,国内木材商或将积极探索其他非洲国家的木材资源。
白蜡锯材进口继续保持增长,价格略微下跌
  2024年前四个月,我国白蜡锯材的到港量显著上升了12.73%,总量达到11.8万立方米,而进口价值也同步增长了7.16%,达到6452万美元;平均进口单价为545美元/立方米,略微下降4.8%。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越南作为我国白蜡锯材的主要供应国,其出口量持续攀升。今年前四个月,从越南进口的白蜡锯材同比增长了27%,总量达到4.34万立方米,从而稳固了其作为我国白蜡锯材最大出口国的地位。这些白蜡锯材多数来源于欧洲等地区,经过越南的转运到达我国市场。  与此同时,北美地区的白蜡锯材出口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美国和加拿大对我国的白蜡出口量均有所减少,分别下降了15%和36%。尽管如此,美国依然保持为我国白蜡锯材的第二大供应国。  在其他贸易伙伴中,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克罗地亚等国对中国的白蜡锯材出口增长显著。特别是克罗地亚,其对中国白蜡锯材的出口量翻倍增长。在价格方面,俄罗斯的白蜡锯材价格略有下降,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价格则增长了10%。越南、美国以及德国的平均进口单价也实现了1%至4%的增长。  总体来看,中国市场对白蜡锯材的需求自2023年以来持续旺盛,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
2024年4月国内木材进口情况分析
  2024年4月,国内木材进口量增长5%至630万立方米;进口价值同步增长4%至13.52亿美元;平均进口单价(CIF)稳定在215美元/立方米,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  其中,原木进口同比增长6.58%至363万立方米,较3月进口增长8%;平均进口单价(CIF)略微下降3.75%。材种方面,欧洲产的山毛榉、桦木和橡木等原木进口有所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小直径软木原木(最小截面尺寸在15厘米以下)进口量持续攀升,但原木进口整体仍然是大直径(最小截面尺寸在15厘米以上)为主。  相较于原木,锯材进口下降明显,对比2023年1-4月进口减少了22%至267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平均进口单价增长47%。  整体上看,2024年前4个月国内木材进口不论是数量上或是进口价值方面,与2023年基本持平。意味着,今年截至目前,国内市场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波动。尽管3月和4月连续两月进口呈现增长趋势,但要维持这股“回暖热潮”,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市场的后续表现。
芬兰最后一家林业巨头也彻底退出了俄罗斯市场
  随着芬兰森林巨头Metsa集团紧随UPM和斯道拉恩索的步伐,宣布全面退出俄罗斯市场,标志着芬兰木材行业巨头已彻底退出其在俄罗斯的商业布局。  此前,芬兰一直是俄罗斯森林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位列俄罗斯森林市场的前三大进口国之一。然而,随着欧洲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UPM和斯道拉恩索分别在2023年4月和8月决定退出俄罗斯市场,而Metsa集团也在2024年停止了其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Svir锯木厂的运营、木材采购和纸板销售。  据Metsa集团的声明,该集团在俄罗斯已不持有任何资产,这一决策无疑加剧了芬兰,乃至整个欧盟木材资源的紧张状况。尤其是在2023年,芬兰成为受俄罗斯制裁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东南部地区的制造商高度依赖俄罗斯的纤维供应来生产纸张和胶合板产品。  Metsa Svir锯木厂曾是芬兰木材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锯木产能高达28万立方米,木屑产能为15万立方米。然而,随着Metsa集团的退出,该锯木厂的停运对芬兰乃至欧盟的木材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压力。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教授Ali Harlin指出:“我们已经陷入了木材严重短缺的境地,特别是在芬兰东南部。”他进一步强调,木材供应已成为该国价值330亿欧元工业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芬兰的森林工业并未放弃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芬兰和瑞典,多部门整合的传统一直存在,大型森林公司如Metsa集团将纸浆厂、造纸厂、板材厂、锯木厂等整合成一个工业生态系统。  Metsa集团更是在开发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生物产品工厂,计划于明年开业。该工厂将利用木质副产品生产用于混凝土和石膏的生物分散增塑剂,从而实现对纸浆生产支流的高效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  MetsäFibre首席执行官Ismo Nousiainen在3月份宣布了这一创新举措,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纸浆生产的支流,并确保它们产生尽可能大的附加值。我们希望通过开发由可再生自然资源制成的新产品,来替代化石原材料和产品,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显然,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芬兰森林工业的韧性和创新精神,也为全球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